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教育随笔1陶行知说:“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头就讲两个我教学中的小故事。
教学《冰花》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提问:玻璃上的冰花像什么?同学都说像小草,像白云,像树叶。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怯怯地说:“像棉花糖。”许多同学哈哈大笑。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笑,而是继续问他:“你为什么认为冰花像棉花糖呢?”这位同学回答道:“冰花是白色的,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冰花看起来软绵绵的`,棉花糖也是软绵绵的。”我听完之后问学生:“大家觉得像吗?”大家都说像,我带头让大家为他鼓掌。这时我看到,这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喜悦,脸上也增添了几分自信。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呵斥其他同学,没有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孩子的回答“心服口服”的话,也许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会更加的不用心回答问题,更加的不自信。
曾教过一个叫琪琪的小女孩,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在家吃饭还经常要妈妈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上课,她读的句子很优美,我赶紧顺势表扬:“你读得真棒!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并奖给她三朵小红花。这时,孩子的脸上喜形于色,想欢呼雀跃又忍住了没有出声,像只欢乐的小鸟飞回了自我的座位上。此后,我发现琪琪在课堂上眼睛有神了,坐姿端正了,书写也工整了。她妈妈也说孩子懂事了,独立潜力强了。看到琪琪一天天的提高,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不是吗?教师的鼓励不经意间就被学生无限地放大。
教师适时的语言“保护”,及时恰当的鼓励不但能彰显教育的非凡魅力,还极有可能会发挥神奇的作用!
六年级教育随笔2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很多学生情绪开始浮躁,是因为快要期末考试的原因吗?后来经过询问学生我才发现是因为班里的一些学生有“抱团”的现象,所以班里部分学生的情绪才会不稳定,我想该怎么解决呢?高年级的学生慢慢进入青春期,情感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隐私,要是直接询问学生,效果肯定不好,于是我与学生之间开展了“小小纸条诉心语”的交流活动,同学在上课或做题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惑或者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我交流,我也用写“小纸条”的方式给予回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学生们变的越来越信任我,甚至有的同学在友谊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向我求助,我非常满意现在和同学之间的融洽的关系。
“小小纸条诉心语”的交流方式既保护了同学们的`隐私,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老师在更加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班级管理中也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断探索,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班级里建立师生和谐的良好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六年级教育随笔3听到早读结束的铃声,我便漠然地从六二班教室走出,再漠然地走向办公室。站在办公室的窗前,阳光暖暖地照进来,我的眼睛还是被这温柔的阳光刺得流下了泪水。洗了把脸,上眼皮好像依旧如昨日肿胀着,眼睛更是有些迷离。“我是来教书育人的,不是天天来看孩子……来生气的。”想起上周五我在学生面前痛哭流涕时说的这句话,不禁让我又一次把心灵重重地包裹起来。对,我是来教书育人的,那些没心没肺的家伙还是少操他们的心吧。
窗外风和日丽,操场上的学生玩的是各得其所,而我却还在恍惚徘徊。
门被推开了,一个小人儿的头探了过来,笑咪咪的小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我想送给你点东西。”
我接过她给的`礼物。
“是什么?”我把它从红色塑料袋里拿出来,“呀!太贵了,我可不能接受。徐荣,可不能把家里的东西随便拿出来送给老师。”
“不是,这是我爸爸认识的一个卖茶叶的朋友送给他的其中的一块,我……我也想让你尝尝。”
这是一块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普洱茶。
“我还是不能收。”
“老师,你不是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了一句‘我们是好朋友’吗?”
“哦,对,我们是好朋友。那……下次老师也送你礼物。”
徐荣满心欢喜地走了,却留下了满心惭愧的我。
这一学期以来,徐荣退步很厉害,而我只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她。只是上一次,看到她不听我布置作业,反而还拿着米尺玩儿得正兴,我就气不打一出来,还拿了学生的笔记本打了她的头。
六年级教育随笔4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
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 ……此处隐藏7357个字……了一个短信:“牛老师,请你今天多鼓励学生,预祝我们班排球比赛取得理想的成绩!”牛老师没有回短信,我的心始终是不安静的,在听专家讲座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学生在排球上拼搏的身影。此时,我也想到了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会走神,看来真的需要我多一些呵护,在讲课的同时多关注跑神的学生。11点时,牛老师给我回了一个短信:“宋校,咱班排球赛第二名,对六三班这场精彩至极!11:0呀!酷吧?爽吧?如果第一场进入状态早点有可能第一名唉!”“祝贺牛老师,祝贺孩子们!孩子们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绩我不太在乎,但学生表现真的很好,他们很努力!”“运动会结束要好好表扬孩子一下,真正能够让孩子找回自信!”“已经表扬过了!今后继续努力!”分享着短信的幸福,分享着孩子找回的自信。
孩子,宋老师想对你说:“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不要放弃,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能够有自我的追求,不断实践着自我的梦想。对于数学学习一样,不要总以为我们班的数学底子很差,我们班基础不好,宋老师可能在知识方面没有给予你们更多的指导(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但看到你们每天开心、快乐的学习数学,看到你们的进步,我无比欣慰,尤其看到大家学习数学有了一点点的改变,学习能够自信,我更开心!其实,不是我们底子差,而是我们从内心就没有自信,就没有学好数学的决心和勇气,所以,希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要敢拼,敢搏,这样才能赢!宋老师期待着。”
六年级教育随笔14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一个个乖巧听话,一个个出类拔萃,但是每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让人头疼的学生,教师是一项光荣的职务,我们不光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人民教师,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要勇敢面对。对于上课比较调皮的学生,更是要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方法。
我有一个学生叫李荣耀,他是我带六年级认识的第一个学生。
第一节课,我进班强调本学期上课的纪律,所有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认真聆听,唯独他,坐在凳子上“葛优躺”还左扭右看,两只眼睛滴溜溜的看着你,随时观察着你的反应,他一旦发现你在注意他,立刻抱臂坐直。我想也许这是他想引起老师注意的一种方式吧,不得不说,他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二节健美操课,刚上课,他就捂着肚子装着龇牙咧嘴的对我说:“老师,我肚子疼,疼得厉害!”......后来的几节课,诸如此类的事也有不少,但没这么夸张。好吧,说实话当时对于他,我确实比较头疼。不过后来接触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学生,除去课堂表现不说。平时他很有礼貌,最起码在校园里,他遇到你,会老远的大声笑给你说:“老师好”,平日里同学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也很热心。单从这两点看,我认为他是一个热心有礼貌的好孩子。然后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我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
周二我带学生去打扫心理咨询室,他是其中一员。打扫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20分钟的时间将分工安排的妥妥当当,关键是效率高质量也很高。看到后,我心中暗自窃喜,感觉好像又发现了一个宝贝,但这个宝贝就好比一匹野马,要看驯马人要用什么方式来驯服。
周三,六年级的健美操课,他又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天他上课异常的活跃,上课时不断接我的话。终于我忍无可忍,下课把他叫来找我谈话。
这次我改变了方法,我并没有吵他,反而是更耐心地给他分析他的缺点和优点,他两个眼睛滴溜溜地转,表情中带诧异也带着认真。当我说到,让他当体育委员时,他更是用坚定地眼神看着我一个劲地点头。
当然我的干部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约定了三周的考核期,考核通过才能胜任,这次我换了激励的方式,我希望他能够顺顺利利的通过了考核期,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慢慢的得到更多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将他身上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希望他今后也会成为一颗闪亮的星,但具体怎么做,看你喽。
六年级教育随笔15又到了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了。
老师这个学期会怎样评价我呢?是好呢?还是坏呢?如果好,就会第一时间飞快地跑回家,一蹦三尺高,拿着评价表得意地给爸爸妈妈看,然后撒撒娇,趁机让爸妈答应一两个自己的愿望,比如买件新衣服啊,买个新玩具啊什么的。如果不好,那就什么都不说,也不让家长看,等开学要填家长意见的时候,就随便找个人帮忙填一下完事。而且自己还会想想,我自己这个地方做得的确不好,老师帮我提了出来,那我就能改正了,如果老师不提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有这个缺点啊,而且这个缺点还让老师如此挂念,一定改正,谢谢老师……
总之,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给他们的评语,非常在乎,非常期盼。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他们的内心都在激动着。等到给学生发放评价表的时候,他们一拿到自己的评价表,就直奔老师的评语而去。已经发到手的,屏息凝神,我猜他们的内心一定在咚咚地跳个不停;还没有发到手的,期盼的眼光牵扯着脖子,使劲地搜寻发放同学手中的名单,他们虽然还未看到自己的评价表,但内心的渴望,激动,已完全写在了脸上,写在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之上。等全班同学都拿到评价表,看完的,没看完的,全都不作声,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跌宕起伏,内心的热情澎湃,内心的感动或是反省。
我往往在此时此刻,想听听学生对老师这些评语的看法。觉得老师评语写得不合实际的,想要老师给改的,都提出来,老师可以重新帮你填写。但时至我带他们毕业,三年间,六次写评语,没有一个同学觉得老师给他们的评价不客观,也就没有一个同学来找我订正。有时候,我都觉得可能给某个同学的评语有些过激了,如果接受不了,怕家长批评,我理解,并愿意改。但学生似乎更在乎老师提的意见,这不得不让我感动。这些十几岁的小孩子,能如此坦然地面对缺点,面对批评,实在是很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的。
永远不会忘记六年级的下学期,评价表发下去,所用的同学都默不作声,教室里安静的可怕,过了很久依然没有人打破这种宁静。我看见很多同学低着头,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掉在哪里都无所谓,大多数都是滴在了面前铺开的评价表上(所以收上来时,很多评价表都是皱皱的)。也许是怕我发现,或怕同学发现吧,他们一动也不动,既不掏纸巾擦眼泪,也不用手臂或是书遮掩,仿佛只要轻轻地一动,就会暴露自己。于是,就那样哭着,哭着,我也不去劝阻,不去打扰,任由他们的眼泪流淌,(此时此刻,我也在眼泪流淌)因为我知道,他们看到了老师的`评语,就想起了昔日的时光,当我们师生相处的日子就要随风飘散时,他们怎能不留恋老师?怎能不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怎能忍心与眼前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分别呢?他们想到了过去,想到了分手,想到了未来……他们怎能不流泪呢?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老师每给你们中的一位写一篇评语,我就难过一次,伤心一次,留恋一次,留一次眼泪,我的心,跟你们一样啊!当所有的悲欢离合重现,当所有的表扬与批评重现,当所用的欢笑与痛苦重现,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啊!
哭吧,哭吧,让我们尽情地哭吧!孩子们,我们的心灵永远是相通的。我感受到了冰心老人所说的,少年儿童永远是最纯真的,与他们相处,我们是完全放松的,我们的心灵也能得到净化。我所感受到的,正是这种与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相处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