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5-04-18 03:59:28
幼师教育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师教育随笔1

“老师,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吗?我的肚子里有没有水?”晓坤小朋友急急地跑过来问我,他的小脸胀得通红。我很纳闷,怎么肚子里会长平果呢?我揽过晓坤轻轻地说:“晓坤,别着急,慢慢说。”“彤彤说我的肚子里能长苹果。”他说。“为什么这样说你呢?”我问他。等他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我才明白,原来是刚才吃苹果时,晓坤把苹果核给吃了,所以彤彤说他的肚子里能长苹果。

我轻声地跟他说:“你的肚子里是不会长苹果的,但是我们的肚子里是有水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和喝的水一样,所以种子是不会发芽的,而且你的肚子里也没有土和阳光啊。”这么一说晓坤明白了,也放心了,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上,边走边说:“彤彤,老师说了,苹果是不会长在我的肚子里的。

当幼儿提出不可能的或不符合现实的问题时,我们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首先倾听一下幼儿的'解释,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注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会有些童话般的不真实性,而且也注定了他们的认识有时也会十分的真实和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尊重并相信孩子,理解主动学习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策略,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回答。

幼师教育随笔2

情景一:晨间接待时间,雯雯跟着妈妈进入教室,跟我问好之后,雯雯准备找小椅子。转了半圈没看见,雯雯说了句:“椅子在哪呢?”我不加思索道:“老师帮你找。”还没走的雯妈说到:“雯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一听顿时醒悟,此时的我似乎和家长的角色互换了。虽然我时时提醒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可是还是会有下意识替他们包办的时候。这不,此刻的我不正像舍不得放手的妈妈吗?傍晚,家长来接孩子了,有几个孩子一看见家长就马上起身向教室外走,忘记把椅子摆放好,我也习惯性地伸出手准备去搬。突然,晨间的那一幕印入脑海,我缩回了手,请回孩子自己帮椅子摆放好。

情景二:晨间接待时间,晓晓跟着奶奶走进教室,小脸上满是不开心不情愿,我知道奶奶又要催促她去厕所“嗯嗯”了。每天来园,老人家总是要“逼”着宝贝去完成“人生大事”,孩子有时候实在没有“嗯嗯”,也不得不去乖乖地蹲着。我看在眼里,抽空的时间和晓晓进行了“谈心”活动,话题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请晓晓当小班干部,帮助老师帮助同伴,晓晓兴奋极了,那一天她能干了很多。傍晚,我提醒晓晓,班干部首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家。第二天,奶奶又送晓晓来了,我微笑地看着她,用鼓励的眼神示意晓晓自己行动,并适时阻止了奶奶去帮忙。看着她拿了纸巾去卫生间,看着她认真学习用纸巾擦干净,我知道孩子的信心在增强,孩子的能力在增强。

从上述两个情景中可以看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真正放手,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并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她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及动手能力,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雯妈的一句话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相信在以后,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大胆放开手,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权利!

幼师教育随笔3

在这个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幼儿充满探究欲望时,真正的学习活动才会发生,他们才能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同时教育是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充分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近来的数学活动是认识人民币,虽说钱对幼儿来说已不再陌生,但真正细细观察钱币可能都没有留意过,于是在活动前我首先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在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来认识常用的纸币、硬币,并带一些钱来园,接着我就和幼儿一起来认识钱币。在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活跃,琪琪跑过来说:“老师、老师,如果我们能自己去买东西那就更好了”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意识到孩子们已不满足于对钱币的认识了,他们想实现用钱币进行购物的.愿望了。

次日,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幼儿每人揣着5元以下的钱来园了,在极度欣喜中,我和幼儿一起来到了联惠超市,在简单的和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后,我引导幼儿自由去挑选物品。在欢快、叽叽喳喳声中,大多幼儿都用较合理的办法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在结帐时,晗晗的钱不够,他带了2元,可买了2.5元的本子、铅笔等物品。怎么办?这时达达凑上去说:“别着急,我把钱借给你,你明天还给我。”

购物完后,每个幼儿都拎着一个塑料袋,喜滋滋地回园了。离园时,孩子们个个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买的物品极其价格,看到购物给孩子带来无穷欢乐,家长们都笑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幼儿充满探究欲望时,真正的学习活动才会发生,他们才能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同时教育是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充分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幼师教育随笔4

作为一名教师,在班里都会有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对于聪明伶俐、学习好、长得漂亮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孩子,要是在加上乖巧懂事,智商高的孩子,更是喜欢的没话说。爱孩子是老师应该做的,给孩子更多的表扬,爱护、鼓励,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爱孩子要是有偏见,只对优等生好的话,而对其他的孩子很冷淡,被教师冷淡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这就是在考验教师的爱心。

我班的陆路刚来园的时候,陆路没有入园的经历,在加上他先天性的.生理的因素,他刚到幼儿园的头两个月,每天来园都会哭,哭完就会吐,因为都是我抱他哄他,所以一般都是吐在我的身上。班级里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影响,都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一桌,还不和他在一起玩。陆路刚来的前几天,我真是实在受不了,园长也有意想让他退园,因为其他的幼儿家长有来反应的。有一天,我听说其它的幼儿园不愿意接受他入园,转念一想,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孩子是我们教育对象,陆路虽然有点特殊,但是我们不应该怎么对他。于是,我和园长说了这个情况,园长说:“上帝对他不公平,我们要公平的对待他。”从此,我告诉了班里的孩子们,老师喜欢陆路就像喜欢你们一样。虽然陆路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但是班里的孩子已经接受他了,没人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了。

幼师教育随笔5

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刘宏语。平时不声不响,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渐渐其他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师上了手工课,我正帮着收拾废纸,看到刘宏语低着头在玩纸,就问:“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废纸拿去扔掉?”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我来,我来。”这时,刘宏语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赶紧抓住机会,“小语你来。”她点点头,有了一次 ……此处隐藏4130个字……子这种习惯,对幼儿入小学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老师的工作日程中,各个环节总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潜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满足幼儿好奇心,让幼儿放手去做,让幼儿放心去想,让幼儿放眼去看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孩子天生爱玩水,尤其是在夏天就更爱玩水了,针对孩子的这种兴趣,我特意设计了一次关于水的常识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让孩子玩水,还知道更多的玩水方法,了解水的秘密,并且节约用水。

活动之前我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当孩子听说要带他们玩水,一个个欢呼雀跃。大家来到水池边,看到往日空空的水池里多了许多的玩具,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满眼疑问。我按活动环节一一进行,无意之中我发觉孩子们对这次活动相当感兴趣,活动进行10分钟后,平常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力力依然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我的操作。

当活动进行到玩自制的小型喷泉时,孩子对那弯弯的水柱产生了好奇“水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变成一座桥呢?”孩子们开始发问了,看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真的庆幸自己设计了这样的一次活动。孩天生是好奇的,在好奇中,他们会感知更多的东西,这些有益的生活、社会经验就促进他们探索,促进他们创新。

最后我请孩子们自己来玩喷泉,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小手举的老高,大声喊:“张老师,可不可以请我?”就连平常不大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东东也举起了手,看她小脸憋得通红,一副可人样儿,真的好乖。我想这不是锻炼他的一次好机会吗?于是我首先请起了她,她害羞的走到我面前,一双手很想伸出手来玩水可是又不好意思,于是我牵起她的手说:“来,我们一起来!”。在帮助下她很成功的玩了第一次,当我看到她脸上露出自然、满意的笑容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满足。于是我让她单独来了一次,这一次她很顺利就完成了,我希望:这次游戏能让她迈出第一步,迈出放手去做的第一步,迈出放心去想、放眼去看的第一步;也迈出她愿意探索和学习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用刚才的新花样玩水,孩子们很遵守规则,看到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听到孩子们喊着:“老师,你看这水怎么啦?”一会而又是:“老师我知道啦!”…..欢叫声不绝于耳。

开始很有顾虑的一次活动很成功的进行了,最开始我怕孩子们毫无节制的玩水,出乎意料的结果让我感到意外。我深深的感受到孩子那种意愿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精神。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开发这片领土,让儿更加大胆的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我绝不捆住孩子、绑住孩子,绝不象机器人一样遥控孩子的行为,我会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及时调整活动内容,而且善于利用身会自然资源拓宽孩子的活动范围。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让我们的提问具有“开放性”,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考虑问题,并且注意发挥幼儿、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个别指导,让整个活动形成师生活动、亲切融洽的饿良好氛围。此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那样的让人感到惊奇、意外。

孩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我只想放走他们,让他们放心去做、放心去想、放眼去看!

幼师教育随笔13

然然是一个相对于同龄的孩子来讲她是一个异常懂事与冷静的孩子。可是就连小班刚入园都没有哭的孩子,前两天却哭着不愿意上幼儿园。看到她妈妈抱着她把她送到门口,她却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刚开始我以为她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我就向她妈妈了解情况。她妈妈说:“没有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她说我上班没有陪她,今天早上我要上班她就黏着我,不让我上班。”通过我和她妈妈沟通后我了解到:“然然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今年暑假离婚了,然然跟着妈妈。可然然从小就跟爸爸特别亲,喜欢和爸爸在一起。可现在和爸爸分开了,不能经常见到爸爸。这个懂事的孩子就从心里缺乏了安全感,就依赖着妈妈,她害怕妈妈也不要她了。当妈妈连续很多天因为上班很多天不能送她上园、接她放园后,她今天就早早的起床跟着妈妈,不让妈妈上班。”

了解情况后我和然然的妈妈以及然然做了个约定、第一,今天妈妈请假陪孩子玩一天。明天然然就自己开开心心的来上幼儿园。我的提议她们母子俩都欣然接受了。第二,请然然妈妈帮忙转告孩子的'外婆以及家里的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爸爸的坏话,不管怎么样,不要毁了孩子心中爸爸那高大的形象,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第三,让孩子经常和爸爸打电话沟通交流。让孩子意识到:“即使爸爸妈妈离婚了,对她的爱不会减少。”第四,请然然的妈妈无论每天上班时间有多忙都要努力争取抽出一点儿时间和孩子聊聊。然然的妈妈接受了我的意见并请求我们老师平时在幼儿园多关注然然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天,然然遵守诺言开开心心的来上幼儿园了。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然然是个信守承诺的好孩子。我也叮嘱班上的其他老师要多关注然然,多给她一些拥抱与鼓励,让她从心里意识到她的生活不缺少爱。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那个懂事的、自信的然然又回来了。

幼师教育随笔14

班里来了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儿,吃完午饭,我招呼孩子们上床午休,这个小女孩开始哭涕了:"我要回家。"庞老师走过去安慰她,让她上床,她坐在那里不动,依旧哭涕。

别的孩子都上床躺好了,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双手轻轻地扶住她的臂膀,用极小的声音温和而平静的对她说:“晚上妈妈就接你回家了,”不等她作出反应,我接着说:“上床睡觉吧。”我的目光扫到了她的小红鞋上,紧接着说:“你的'鞋真漂亮,自己会脱鞋吗?”这时她已经不哭了,不需要她回答,我也不打算让她回答我的问题,我顺手从身旁拉过一把小椅子,说:“你坐在小椅子上把鞋脱下来上床睡觉。”她什么都没说,似乎什么也没有顾上去想,很乖地坐在小椅子上,灵巧的小手很快脱下了鞋,爬到了小床上,安安静静地午睡了。

幼师教育随笔15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

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老师做个旁观者,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会自强、自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幼师教育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