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1在幼儿园里,我时常会听到孩子们大呼小叫:“有蜜蜂!”“有蜘蛛!”……有些孩子会“勇气十足”地冲上去踩死这些小昆虫,甚至会肢解这些小昆虫。孩子们的行为虽然是无意的,却过于残忍。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疏于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造成的。记得有人曾说过爱护动物的教育是给孩子上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请幼儿以“大灰狼和某某动物”为题编一个小故事。豆豆想象力特别丰富,在他的故事中不仅出现了大灰狼、小兔子,还有孩子们不常提到的蛇妈妈和小蛇。他的故事编得很有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故事的结局却吓了大家一跳。他说:“蛇妈妈和小兔子把大灰狼的头切下来当水桶,天天提着它去河边打水喝。”孩子们听得毛骨悚然。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大灰狼是凶狠、残暴的,它常常伤害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孩子们会对大灰狼毫不手软,甚至会残暴处置。我想虽然孩子们由于年龄小,不可能辩证地理解“食物链”等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对待动物时心存一份宽容和仁慈,以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暴力的种子。
于是,我马上和幼儿进行了讨论:“蛇妈妈喷出的毒液把大灰狼毒晕了,它不能再去追小兔子了。除了杀掉它,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置晕倒的大灰狼呢?”宁宁说:“把它锁到笼子里。”田田马上接口:“对。送到动物园里。”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幼儿的赞同,孩子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更喜欢这个不那么血腥的结局。我给予了肯定:“是的,即使是凶恶的动物,我们也不必杀掉它们。今天大家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处置大灰狼,说明你们很善良。”
我认为,生动有趣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远远比说教更能感染幼儿。所以,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从中受到感染,获得共鸣。如,我们一起阅读了宫西达也的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其中讲到霸王龙保护和领养了他原本想要吃掉的小甲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即使是残暴的霸王龙也有温情的`一面。而故事里霸王龙父子相处的情景,和孩子们在家与父母在一起的情景相契合,让孩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故事最后,霸王龙和小甲龙分别的场面更是让孩子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孩子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善待自己的伙伴和自然界里的一切。在平日里,我还特意选择诸如《吉利和古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等图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正是在这些作品的感染下,孩子们每当看到树上的小鸟,都会不约而同地念“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的心中常常会涌动起阵阵感动,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力量。相信这样的“善良教育”能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引导他们学习用爱去接纳整个世界。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2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里,我观摩了英国插画大师科奇保罗执教的“小贝挖宝”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师需要从上课的孩子中选出一位来当“模特”,只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看到这种“壮观”的场面,大师面露难色。停顿片刻之后,他眼睛一亮,问孩子们:“今天有没有人过生日?”只见一个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还没有等他的话音落下,旁边的另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道:“不对,你刚刚过完生日!”两人的对话惹得现场听课的教师哈哈大笑。到底该选谁来当“模特”呢?茫然的大师把选择的难题交给了班主任教师。年轻的班主任教师立刻回应,一抬手便指定了一个小姑娘来当“模特”。于是,在其他孩子的叹息声中,大师开始上课了。
虽然我只是坐在下面听课,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班主任教师是依据什么选择的呢?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个场景:早晨升国旗时,教师发现升旗手因病缺席了。“让我来吧!”好几个孩子跳跃着,争先恐后。教师的目光扫了一圈,用手一指,说:“你去升旗吧!”只见那个被选中的孩子兴奋地奔向升旗台,其他的孩子则悻悻然沉默不语。之后,落选的孩子们照常唱国歌、做早操,丝毫没有异常。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选择与被选择了。
确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谁”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提问,选择谁来回答?每日升旗,选谁来担任升旗手?值日生工作该由谁先来做?游戏中出现争执时,该听谁的?谁来定规则?这类选择折射出不同班级的不同文化氛围,而和谐的班级风气与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轮流制”进行选择,如“轮流回答”“轮流表演”“轮流游戏”等,让孩子们轮流当值日生、升旗手,这样一个也不漏,一个也不少,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皆大欢喜的方法确实能够做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适合采用“轮流制”的办法,如同本文开头大师遭遇的选择谁当“模特”之场景,显然就无法“轮流”。但毕竟面对了,那么,该如何解决才好呢?
当下,诸如“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教育理念都已被教师熟稔于心,在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反复强调要理解与尊重儿童,出现了许多如“保护”“接纳”“允许”等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呢?
幼儿园的屋顶农场丰收了,教师带领中班的孩子们去挖土豆。孩子们一边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大声嚷嚷:“发财喽!发财喽!”土豆被挖出来了,教师让孩子们数一数究竟有多少个土豆,接着又说:“你们有38个人,一人一个土豆还有多的,怎么办呢?”孩子们回答说:“今天没来的小朋友,我们给他们留着吧。”教师又说:“但还是多了2个呀!”一个孩子想了想说:“婷婷和朗朗营养不良,让他们多吃点。”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
原来,一旦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立刻会收获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现孩子想法和愿望的方法,才是真正能让孩子“口服心服”的`办法。
在大师的课堂上,面对选择的难题,或许年轻的教师更在意的是在那一刻快速作出决定,让现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故此情此景尚属情有可原。但我还是建议事后教师要记得“关注”,不仅应该有目的地去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更应该深入思考,找寻今后应对此类“选择谁”的棘手问题的适宜方法,以此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无论是皆大欢喜的“轮流制”,还是出自孩子的“口服心服”法,对于一位幼儿教师而言,我相信只要心中装着孩子,时时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3小小班的洋洋有几个最。个子最高,最能哭,最能攻击其他小朋友,最不听老师的话。就这几个最,洋洋成了小小班最知名的人物,小小班无论发生大事小事,不管洋洋在不在,只要我和 ……此处隐藏8124个字……来客人时和在公共场所等
孩子会察言观色,当爸妈累了,有客人来访或全家在公共场所时,他的哭闹会更带劲。如果孩子哭闹打扰了周围的人,你可以把孩子领到人少的地方。“跟孩子说,你影响了别人,如果你还哭闹,咱们现在就回家。”为了证明你是说到做到,你可以中途离开。在公共场合不要后退,不要同情孩子的表情。绝不要让步,要让孩子看到你是说到做到的。
6、马上就地解决
这是控制发脾气行为的关键。不要事后再惩罚孩子的行为。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12这天是托班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午睡时辰辰(卢彦辰)哭闹的十分厉害,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入睡,我便将他抱到室外,他边哭边不停地念叨着:“妈妈、家家、妈妈家家”。这时我突然发现外面的板凳上有一只玩物小狗,必须是小朋友散步时落下的。我借机说:“你看,这是谁啊?哦!看这只小狗狗哭了,咱们快抱抱它吧。”我顺势的坐在板凳上,又让他抱起小狗哄小狗睡觉。虽然他有些不情愿,可是还是把小狗抱在了怀里。我轻轻地摇着他,他的哭声渐渐变小了,眼皮微微的合起来了。慢慢的进入梦乡了。
第二天,第三天辰辰依然有些哭闹,可是我都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让他进入梦乡。
其实,对于刚入托班的孩子来说,教育要循序渐进,根据不一样孩子的特点针对的采取策略,为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铺设台阶。
良好的生活规律。今年我带的是豆豆班(托班),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是重要。如果一日常规培养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幼儿阶段不可忽视的部分,加上托班的孩子思维只是具体的`形象,他们生活的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他们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我觉得仅有带给生动的形象、具体的方法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
首先,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很大的影响。如:要求孩子有礼貌,待人真诚,说话文雅,能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等等习惯,都需要我们做出许多的努力和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该学的,该听的,该做的。
其次,同伴之间的榜样。“瞧!赖家成做的真端正”“看!唐善鑫回答的声音真响亮”如此等等。教师不必吝啬自我的夸奖,其实你在表扬某个孩子的时候,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效仿他的行为。所以,教师做到嘴勤快一点及时表扬就会收效不错。
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的,他还需要家园共同的努力,需要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让我们期盼孩子们更好的表现吧!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13积木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次在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高兴的玩着,我来回巡视着孩子们的表现。当我走到建构区时,孩子们在搭建一座类似城堡的东西,几个孩子分工合作,有的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帮忙递积木。当时我心里想:“积木可真神奇呀!”他让宝贝们有了合作意识,而且让他们体验到共同合作的乐趣。
我说:“宝贝们我可以跟你们一起搭建吗?”宝贝们高兴的点头。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们这个小集体。我问:“宝贝们你们建的是什么呀?”宝贝们说:“我们要建一座大宫殿”。接着我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搭建宫殿的门,有的.搭建宫殿的院子,孩子合作的非常有秩序,而我在旁边一边帮他们递积木,一边注意他们的表现,适当的给与他们意见。一会儿一座大型的宫殿完成了。看着这座“宏伟”的工程,我忍不住夸奖:“宝贝们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呀!”孩子们高兴的笑了。
通过这件简单的事情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小精灵,他们的小脑袋充满了无限的潜力,等待我们给与他们机会去展示。而我们也要毫不吝啬的给与孩子们夸奖,让他们爱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幼儿教育随笔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14有的时候,小朋友的一些行为,恰恰表现了他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说,我们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卿,年纪不大,才六岁,个子不高偏瘦,好动,课堂表现正常,在数学及绘画上表现突出。刚入园在户外活动中发现,该名幼儿在踏步时表现为同手同脚,在上平衡木时,十分紧张经常会掉下来。律动时手脚不配合,与人交流时不愿意看对方的眼睛。发现这样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该幼儿此情况属于感觉统合失调,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来自感观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然后使个体能够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于大脑对信息的解释不准确,导致孩子的行为不恰当。一般来讲,感统失调到6岁才可以通过测试判定,6岁前为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预防期。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针对该名幼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微笑让他很快融入集体。其次:我们训练孩子跑跳的能力,增加他肌肉的能力。接下来是对孩子节奏感空间感的训练,例如听铃鼓按节奏走,蒙眼听声音走等。在小班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了自制飞盘,在这个活动中训练了孩子抛、接、奔跑的能力。中班我们开展了拍球的活动,这个对于手脚的`配合有一定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孩子在最后排球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大班我们开展了跳绳的活动,跳绳是训练动作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学会手脚配合学会跳绳。其次要求他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最后学习包括各种跳法。
经过一年的练习从不会到会,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但是终究达到了我们最初的预想。如今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希望他能坚持锻炼健康成长。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15天朦朦胧胧的,好似披了一层薄纱。在这样的早晨行走,呼吸着新鲜空气,真得很美妙。看着那东曦一点一点地上升,世界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旭日东升,美景在眼前,心境分外愉悦。
一路欣赏美景,到校已是7点30分了(因校车最终一站)。我信步走向教室,我猜想孩子们大概都在认真地看书吧。我面带微笑推开了教室的后门。但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面如寒霜,怒火一下子从心底窜到了脑门。只见扫地的孩子手拿扫把,正进行敌我对打呢。没轮到值日的孩子则是三五成群聚在一齐,不是玩橡皮泥、画画,就是说话。应对这个场景,我冷冷地问正在玩橡皮泥的语文朗读组长:“佳佳,今早是语文早自修,教师不是让你到校后带领其他小朋友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吗?请告诉我,你这是在做什么?”她可怜兮兮噘着嘴说:“我是让他们读啊,可他们没听我的,所以……”因为此时的她手里还拿着橡皮泥,不明白怎样回答我了。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批评她,就让她立刻回自我的座位上。然后我走到讲台那,对孩子们命令道:“请你们立刻回到自我的`座位上,把桌子收拾好,拿出语文书翻到140页,自我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我面无表情地说着这些话。孩子们看着严肃地我都乖乖地拿出书本,自个儿读了起来。
看到孩子们都低着头,那么细心地读着生字。我突然觉得自我刚才太过分了。7、8岁的孩子真得还小,我刚才这样冷冷地对他们,他们可能还没明白自我错在哪里了,毕竟他们还没有自觉早读的意识,尤其是佳佳,我真得不应当用这样的语气问她。此刻心境平和了,真为刚才的我感到抱歉。教师今早状态不佳失控了。孩子们,对不起了!